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氢能“冷启动”能源央企都在做什么

2019/10/16 9:43:313056

如今,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凌文在不同场合对“中国氢能联盟”的推广都不遗余力。2018年2月11日,十多家央企参与组建的“中国氢能联盟”成立。作为联盟的牵头者,国家能源集团是第一任理事长单位,凌文也出任了联盟理事长一职。

“中国氢能联盟”的全称是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定位为国家级产业联盟。包括十几家(东方电气、三峡集团、中国中车、中国船舶、中国一汽等)央企在内,共有50多家来自能源生产、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冶金材料等不同领域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入。工信部、国资委、发改委均有领导参与出席联盟成立仪式。

谈及联盟设立的初衷,前科技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2月份的“中国氢能联盟”成立大会上表示,“与国外产业巨头积极介入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不同,我国至今产业发展仍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能源与制造业大型骨干企业的介入程度有限。”

这可能会令人回想到八年前的另一幕。2010年8月18日,十六家央企(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东方电气、中国南车、长安汽车等)负责人并排坐在20米的红色长桌前,完成了《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章程》的签署。这十六家央企被划分成三组,覆盖了整车与电驱动、电池研究以及能源供电和基建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

只不过,当年“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的推动和倡导者是国资委,联盟成员的门槛也限定为央企,这一选取标准还因此受到争议。这一次,“中国氢能联盟”不仅选择由央企代替主管部门作为牵头者,所吸纳的成员属性也更为丰富。不再局限央企范畴,科研机构、投资机构均有参与其中。

虽然组建时期和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已截然不同,两个联盟成立的初衷和任务却多有相似:同样是旨在统一产业技术标准,整合资源、避免浪费,建立开放共享的技术平台,并借力央企雄厚的资金支持搭建基础设施。

业内对于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的经济性和商业化尚存争议,但在“能源革命”的背景板下,担纲转型任务的不少能源央企已经开始行动。不过有央企研究院的相关人士表示,尽管能源央企动作不断,但目前总体参与深度和研发投入有限,氢能发展道远。

国家能源集团领衔者,以煤的名义

可以说,国家能源集团是国内氢能源领域当之无愧的领衔者。

凌文在联盟成立大会上就表态,将统筹指导联盟成员的研发与产业优势,在氢能利用技术、安全技术、氢能技术标准上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在国防、分布式能源、汽车动力、储能装备等方向的跨领域应用。

在并入国家能源集团之前,神华是能源央企中最早明确将煤制氢作为未来重点发展战略的企业。前神华集团董事长张玉卓在2016年的一次演讲中就表示,“我们作为能源生产商,作为氢的生产商,现在神华集团已经准备好了。”

根据他的计算,如果用煤来制氢,“大致合人民币六毛钱左右一方氢。我算了相当于石油的十分之一,基本上和电差不多,相当于十分之一的成本。”

在神华与国电合并之后,国家能源集团也“继承”了神华在氢能领域的率领者角色。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家能源集团煤化工板块年产氢气超过400万吨,具备供应4000万辆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制氢能力。

在应用端,国家能源集团同样也有涉足参与。2018年10月11日,准能集团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公司,与氢能科技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及潍柴控股集团签署了《200吨级以上氢能重载矿用卡车研发合作框架协议》,尝试在氢动力矿车领域进行开发。

对于自身的定位,凌文曾表示:“绝不跟任何一个盟友去抢市场,我们会默默地做基础设施、做服务,像制氢、供氢、储氢,还有大量的前期投入,我们愿意做这样的事情,也有这样的优势。”这可能也是国家层面在一个产业起步初期,希望央企能承担冷启动的“发条”功能的考量。

三峡集团+东方电气再续合作,优势互补

三峡集团与东方电气集团曾在国之重器“三峡工程”中有过经典合作。这次,双方在氢能领域将再续合作。

两家企业同属“中国氢能联盟”的成员单位。三峡集团在水电电源方面具有优势,可以为在氢能产业链的发电端提供支持,而东方电气则在靠近消费的装备制造端有雄厚实力,这将帮助双方形成优势互补。

2017年,三峡曾考察过东方电气与成都客车联合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双方对于在氢能领域的合作表达了意向。2018年10月18日,三峡管理层再次到访东方电气,就氢能与燃料电池、风电、水电项目做了交流。2018年11月12日,三峡集团与东方电气在四川德阳签署包括氢能在内的框架合作协议。

事实上,东方电气从2010年开始,就在燃料电池电堆与控制系统方面探索,研发团队仅50人。2018年6月28日,10辆采用东方电气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控制系统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实现全面载客,东方电气相关技术产业化的步伐开启。2018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曾视察东方电气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客车。

在燃料电池领域起步早、研发强,也让东方电气在“中国氢能联盟”中担任重要角色。2018年两会期间,东方电气董事长邹磊还向国家建议,明确氢能战略定位、超前规划重点区域布局、政府持续给予直接支持、完善相关政策保障体系。

东方电气的前身是四川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发起于五六十年代中国“三线”建设时期,位于西南内陆的四川是其大本营所在地。同样的,水电资源丰富的四川,是他们布局氢能的主战场。四川在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的其中一个考虑,是可以电解水制氢的方式,来缓解丰水期的弃水困境。

2018年12月19日,成都市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促进会成立,推动的应用重点包括燃料电池汽车、轨道机车动力、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备用电源、储能电站等等。该促进会的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举办地点正是东方电气集团总部,东方电气副总经理徐鹏担任会长。

三峡的氢能布局也在稳步推进当中。2018年3月,三峡集团旗下的三峡资本与美国普顿公司在山东潍坊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签订氢能产业合作协议。美国普顿公司是一家PEM(质子交换膜)制氢设备企业。PEM制氢技术适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转换制氢和低谷电力制氢平衡电网负载。

三峡希望可以引入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双方考虑在潍坊组建合资公司,未来将在制氢、储氢和加氢装备制造方面达成合作。这项合作的目标是,要实现除核心的电堆进口外,其他均可实现国产。

国电投、中广核、华能试水可再生能源制氢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资源优势显著,是唯一同时拥有核电、水电、火电、风电、光伏资产的综合性能源企业。可再生能源制氢是发电企业尝试应对弃风、弃光的途径之一。从2017年开始,国电投在氢能领域马不停蹄地布局,重视程度也在2018年度不断升级。

冬奥会是国电投布局氢能的一大契机。2017年4月,国电投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签署了“北京2022冬奥氢能交通”合作意向书,计划在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进行合作。后者从2001就已经开始涉足氢燃料电池领域的研发。2017年5月11日,国电投旗下的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定位是氢能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服务商。

另一大发电集团,华能集团也与张家口的企业开展了氢能领域的合作。2018年4月,华能清洁技术研究院与金鸿控股、张家口鸿华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于“燃料电池汽车用氢能供应链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签订了合作意向。其中,华能清洁技术研究院在实现分布式氢能发电方面已拥有自主研发的相关技术。

面对成本不菲的氢能推广,国电投在资本领域也迈出了步伐。2017年9月,国电投与腾华氢能、博石资产共同投资并建设1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与国电投一样拥有核电资产的中广核,2017年4月也在前海发起总规模30亿元(一期规模10亿元)的氢能基金。据eo了解,当时中广核的设想是利用其在西北的风光电站试水制氢。

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也在推进当中。2017年10月,国电投科学技术研究院与辽宁省朝阳区签订了一期投资11.3亿元的氢能源产业基地战略合作计划,重点在风电制氢和氢储能技术方面打造示范项目。

到了2018年,国电投发力氢能的规格开始升级。2018年7月,国电投成立氢能工程领导小组,制造探索氢能产业的发展思路,国电投董事长钱智民任小组组长。8月,国电投中央研究院与巨化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发力氢能源、储能技术及材料的发展。11月,钱智民在山东海阳考察时,提到希望在包括氢能产业示范区在内的领域加强合作,“打造核电、海上风电和氢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

中石化交通网络,舍我其谁

中石化可能是国内油气领域布局最为积极的企业之一。

中石化北京分公司总经理佟德建曾公开表示,氢能产业发展符合中石化产业定位与发展方向,同时中石化也拥有发展氢能产业的绝对优势。佟德建所说的绝对优势,包括中石化已有的广泛加油站网络可以为加氢站的审批带来便利;以及在制氢方面,中石化的化工副产品可以为氢能提供来源。

公开资料显示,中石化氢气年产量在200-300万吨,氢气成本有望降至20-30元/吨。目前中石化的氢能来源,包括制氢装置产氢、炼油重整副产氢和乙烯生产副产氢。

中石化的重点投向是交通网络加氢站的建设。基础设施的远远不足是制约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的一大瓶颈,而加氢站建设本身投资大、占地面积大,尤其对于日益高昂而紧缺的城市用地来说,其建设会遇到更多困难。中石化是国内拥有加油站数量最多的企业,有着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当其涉足加氢站建设,无疑将起到一定的协同作用。

油电氢混合站是中石化正在试水的方向,理论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型充电站和加氢站的用地问题,并在交通网络的搭建上形成更为密切的联系。2017年4月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路线图。加氢站的建设与布局渐渐启动。

2017年12月,首届佛山“氢能周”上,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与佛山市、云浮市政府签订协议,在现有加油站基础上增设加氢、充电功能,并选定佛山南海区樟坑的加油站和吉祥加油站作为改造起点。2018年10月22日,中石化与亿华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助力北京市氢能产业的探索。亿华通将以张家口的可再生能源制氢提供燃料来源,中石化则尝试将加油站改造为加油加氢功能合一。

2018年9月,中石化加入国际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与国家能源集团、长城汽车、潍柴、Re-Fire重塑科技一同成为氢能委员会的五个中国成员。中石化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加入该组织的中国油气公司。中石化还代表中国与氢能技术领先的日本达成重要合作。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8年10月25-27日期间访华,这是日本首相时隔七年后的首次中国之旅。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中石化与日本最大的石油进口承销商JXTG签署了一项关于氢能的意向合作协议。JXTG目前在日本已经有40座加氢站的运营经验。双方表示将在中国和第三方市场一同开展氢燃料加气站方面的建设。这也是安倍访华在能源领域合作取得的代表性成果。